• 首页
  • 投资概况
  • 产业发展
  • 重点项目推介
  • 投资之窗
  • 招商引资热线
  • 外商投资
当前位置: 新闻动态
产业发展|内蒙古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
来源: 内蒙古日报·草原云 发布日期: 2025-05-08 19:06
A+ A-
分享至:

记者5月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,截至目前,内蒙古70%的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,智能化煤矿数量、产能分别达到209处、10.87亿吨/年,正在运行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281个,煤矿生产向高效、安全、绿色方向持续迈进。

企业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主力军,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与煤矿生产的深度融合。作为国家能源煤炭板块主力生产单位,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提档升级。在智能穿爆方面,依托数字化采矿设计软件、远程操控钻机等先进技术,实现智能穿爆,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;在智能洗选方面,建立国内首个千万吨级选煤厂成套数据标准,填补选煤行业空白。下一步该集团还将全面推进无人作业模式、打通智能爆破、智能采剥、无人驾驶、智能辅助等工艺链,建立完整的智能化露天煤矿生产作业体系,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再上新台阶,为露天矿山行业发展提供“准能方案”。

作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,龙王沟煤矿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工作,建成智能综放、智能掘进等十大类98个智能化子系统,主要机电硐室实现无人值守,主要生产经营环节实现减人提效,主要危重作业实现机器替代,劳动定员减少56%,产能大幅增加50%,成为全国第一批47处智能化中级示范煤矿之一。未来该矿还将围绕网络安全、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识别等六大领域开展技术攻关,全面打造少人无人、安全可靠的智慧矿山,持续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。

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自2019年以来,实施276项建设项目,总投资达8.6亿元,覆盖多个生产环节和工作场景。其打造的“尧光一号”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,实现产业信息实时汇聚共享。在采装运输环节,该公司百余台无人驾驶宽体矿卡24小时常态化运行。在辅助生产环节,该公司已有40座变配电站无人值守等多项应用,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。

随着越来越多的煤矿从“人控”到“数控”升级,从“自动”到“智能”提速,内蒙古正快速抢占煤炭行业“智”高点。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数据显示,目前,内蒙古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已达100%,约70%的在产煤矿完成了智能化建设,产能占到88%,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。28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高效运行,44处露天煤矿积极开展无人驾驶试验,370台无人驾驶车辆驰骋在矿场,这些硬核数据有力地证明内蒙古在智能化煤矿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下一步,内蒙古将进一步推动全区煤矿智能化建设,并部署了四大任务:明确建设目标,推动智能化向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质量发展;加快提档升级,要求2025年底前,I类井工煤矿和服务年限超10年的大型露天煤矿完成智能化提档升级;创新建设模式,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区和企业的模式;强化研发运用,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联合攻关。

党政机关

网站主办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 蒙ICP备07500348号-3 联系地址: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63号

网站地图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74号 政府网站标识码:1500000021 联系方式:0471-6945404

  • 首页
  • 投资概况
  • 产业发展
  • 重点项目推介
  • 投资之窗
  • 招商引资热线
  • 外商投资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投资内蒙古 > 新闻动态
产业发展|内蒙古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
来源: 内蒙古日报·草原云 发布日期:2025-05-08 19:06

记者5月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获悉,截至目前,内蒙古70%的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,智能化煤矿数量、产能分别达到209处、10.87亿吨/年,正在运行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281个,煤矿生产向高效、安全、绿色方向持续迈进。

企业作为智能化煤矿建设的主力军,纷纷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积极探索智能化技术与煤矿生产的深度融合。作为国家能源煤炭板块主力生产单位,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提档升级。在智能穿爆方面,依托数字化采矿设计软件、远程操控钻机等先进技术,实现智能穿爆,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;在智能洗选方面,建立国内首个千万吨级选煤厂成套数据标准,填补选煤行业空白。下一步该集团还将全面推进无人作业模式、打通智能爆破、智能采剥、无人驾驶、智能辅助等工艺链,建立完整的智能化露天煤矿生产作业体系,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再上新台阶,为露天矿山行业发展提供“准能方案”。

作为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首个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,龙王沟煤矿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工作,建成智能综放、智能掘进等十大类98个智能化子系统,主要机电硐室实现无人值守,主要生产经营环节实现减人提效,主要危重作业实现机器替代,劳动定员减少56%,产能大幅增加50%,成为全国第一批47处智能化中级示范煤矿之一。未来该矿还将围绕网络安全、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识别等六大领域开展技术攻关,全面打造少人无人、安全可靠的智慧矿山,持续提升矿井本质安全水平。

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自2019年以来,实施276项建设项目,总投资达8.6亿元,覆盖多个生产环节和工作场景。其打造的“尧光一号”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,实现产业信息实时汇聚共享。在采装运输环节,该公司百余台无人驾驶宽体矿卡24小时常态化运行。在辅助生产环节,该公司已有40座变配电站无人值守等多项应用,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。

随着越来越多的煤矿从“人控”到“数控”升级,从“自动”到“智能”提速,内蒙古正快速抢占煤炭行业“智”高点。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数据显示,目前,内蒙古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已达100%,约70%的在产煤矿完成了智能化建设,产能占到88%,智能化煤矿产能居全国第一。28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高效运行,44处露天煤矿积极开展无人驾驶试验,370台无人驾驶车辆驰骋在矿场,这些硬核数据有力地证明内蒙古在智能化煤矿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
下一步,内蒙古将进一步推动全区煤矿智能化建设,并部署了四大任务:明确建设目标,推动智能化向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、更高质量发展;加快提档升级,要求2025年底前,I类井工煤矿和服务年限超10年的大型露天煤矿完成智能化提档升级;创新建设模式,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区和企业的模式;强化研发运用,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联合攻关。

网站主办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    联系我们

联系地址: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63号

蒙ICP备07500348号-3  蒙公网安备:15010202150774号

政府网站标识码:1500000021

技术支持: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