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托克前旗,于1980 年从鄂托克旗分设建旗,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,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,素有内蒙古自治区“西南大门”之称,总面积1.22万平方公里,辖4个镇、1个自治区一类园区、68个嘎查村、17个社区,常住人口10.3万人。荣膺全国文明县城、国家园林县城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、国家卫生旗、全国科普示范旗、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等“国字号”荣誉称号。
鄂前旗区位独特、交通便捷。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,是呼包鄂银榆经济带和蒙陕宁能源化工“金三角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背靠宁东、毗邻银川,边界距宁夏河东国际机场20公里,经滨河大桥10分钟直通银川市中心,公路网络四通八达,西部铁路、南部铁路、三新铁路穿境而过,敖勒召其机场成功升级为内蒙古首家3C级通用机场,南北互联、内外通达、陆空衔接的立体化交通网络,赋予了鄂托克前旗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。
鄂前旗物华天宝、资源富集。境内煤炭探明储量143亿吨、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,规划总生产能力6250万吨/年,实际扩产后达7250万吨/年,井田地质构造简单,煤层赋存条件较好,是优质的动力、气化、液化用煤及炼焦配煤;天然气三级储量 1.32万亿立方米,年产气66.3亿立方米以上;4个2×100万火电厂每年可对外供应热蒸汽 4000 万吨,每年产生二氧化碳 5000万吨;全旗未利用地233万亩,除去位于生态红线内的禁止开发利用土地,可利用土地面积136万亩,其中集中连片 5000 亩以上70.3万亩;风电年利用小时数超过2700小时,属于一类风能资源区;光伏年利用小时数达1800小时左右,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B级地区;新能源开发潜在规模达3500万千瓦左右,剩余开发潜力约3000万千瓦左右;地热资源非常丰富,敖镇地热水井(ER04)出水温度可达 68.5℃,是全市出水温度最高的地热井,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锌、铁、硒、钼、氟、锶、偏硼酸、偏硅酸等10多种微量元素,发展能源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鄂前旗城乡和美、物阜民丰。“十百千万亿”工程深入实施,“鄂托克前旗羊肉”品牌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,荣获“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奖”和“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”称号,并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中国农业(博鳌)论坛指定用品。鄂托克前旗辣椒、炒米、西瓜、牛肉、羊肉、香菇、酸马奶、大沟湾鱼、酥油9大农产品入选全国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名录,获评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;农村牧区水、电、路、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“气化鄂前旗”工程建成站点可覆盖40%住户使用清洁天然气,“煤改电”工程实现全旗绿色供暖达98%以上,“全科网格员”乡村治理模式成效显著、乡风文明蔚然成风。
鄂前旗文化绚丽、底蕴深厚。作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和国家革命文物保护陕甘宁片区旗县之一,境内红色印迹俯仰皆是、红色文化弦歌不辍,拥有三段地工委、延安民院城川纪念馆、王震井、滴哨沟战场等7处红色遗址,“1+6”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声名远扬,47个现场教学点、41个研学点遍布全域,“研学+旅游+康养+商贸”产业链加速构筑,红色全产业链正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鄂前旗势头强劲、前景广阔。坚持把“传统能源筑基、新兴能源跃迁”作为主攻方向,润阳、4GW 新能源大基地、深能光伏制氢,以及巴愣、鹰骏1号、3号煤矿等项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,矿区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,总装机容量 800 万千瓦火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,恒坤化工年产390万吨煤焦化多联产项目正在打造绿色高效煤化工产业,1000万吨规模级焦化全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加紧谋划推进,科思一期40万吨、天利丰60万吨液化天然气等项目加速建设,煤炭、煤电、煤化工、新能源、天然气五大能源产业构成了富民强旗的重要支撑。
近年来,鄂托克前旗坚决贯彻自治区五大任务、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“两件大事”和“六个工程”,以及鄂尔多斯市“三个四”目标任务,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,全力以赴推动双碳实践先行区、区域合作示范区、乡村振兴样板区、红色文化传承区建设,坚定不移走好以“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”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。
网站主办单位: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 蒙ICP备07500348号-3 联系地址: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63号
网站地图
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7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:1500000021 联系方式:0471-6945404
鄂托克前旗,于1980 年从鄂托克旗分设建旗,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,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,素有内蒙古自治区“西南大门”之称,总面积1.22万平方公里,辖4个镇、1个自治区一类园区、68个嘎查村、17个社区,常住人口10.3万人。荣膺全国文明县城、国家园林县城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、国家卫生旗、全国科普示范旗、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等“国字号”荣誉称号。
鄂前旗区位独特、交通便捷。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,是呼包鄂银榆经济带和蒙陕宁能源化工“金三角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背靠宁东、毗邻银川,边界距宁夏河东国际机场20公里,经滨河大桥10分钟直通银川市中心,公路网络四通八达,西部铁路、南部铁路、三新铁路穿境而过,敖勒召其机场成功升级为内蒙古首家3C级通用机场,南北互联、内外通达、陆空衔接的立体化交通网络,赋予了鄂托克前旗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。
鄂前旗物华天宝、资源富集。境内煤炭探明储量143亿吨、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,规划总生产能力6250万吨/年,实际扩产后达7250万吨/年,井田地质构造简单,煤层赋存条件较好,是优质的动力、气化、液化用煤及炼焦配煤;天然气三级储量 1.32万亿立方米,年产气66.3亿立方米以上;4个2×100万火电厂每年可对外供应热蒸汽 4000 万吨,每年产生二氧化碳 5000万吨;全旗未利用地233万亩,除去位于生态红线内的禁止开发利用土地,可利用土地面积136万亩,其中集中连片 5000 亩以上70.3万亩;风电年利用小时数超过2700小时,属于一类风能资源区;光伏年利用小时数达1800小时左右,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属于B级地区;新能源开发潜在规模达3500万千瓦左右,剩余开发潜力约3000万千瓦左右;地热资源非常丰富,敖镇地热水井(ER04)出水温度可达 68.5℃,是全市出水温度最高的地热井,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锌、铁、硒、钼、氟、锶、偏硼酸、偏硅酸等10多种微量元素,发展能源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鄂前旗城乡和美、物阜民丰。“十百千万亿”工程深入实施,“鄂托克前旗羊肉”品牌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,荣获“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奖”和“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”称号,并连续两年被评定为中国农业(博鳌)论坛指定用品。鄂托克前旗辣椒、炒米、西瓜、牛肉、羊肉、香菇、酸马奶、大沟湾鱼、酥油9大农产品入选全国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名录,获评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;农村牧区水、电、路、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“气化鄂前旗”工程建成站点可覆盖40%住户使用清洁天然气,“煤改电”工程实现全旗绿色供暖达98%以上,“全科网格员”乡村治理模式成效显著、乡风文明蔚然成风。
鄂前旗文化绚丽、底蕴深厚。作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和国家革命文物保护陕甘宁片区旗县之一,境内红色印迹俯仰皆是、红色文化弦歌不辍,拥有三段地工委、延安民院城川纪念馆、王震井、滴哨沟战场等7处红色遗址,“1+6”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声名远扬,47个现场教学点、41个研学点遍布全域,“研学+旅游+康养+商贸”产业链加速构筑,红色全产业链正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鄂前旗势头强劲、前景广阔。坚持把“传统能源筑基、新兴能源跃迁”作为主攻方向,润阳、4GW 新能源大基地、深能光伏制氢,以及巴愣、鹰骏1号、3号煤矿等项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,矿区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,总装机容量 800 万千瓦火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,恒坤化工年产390万吨煤焦化多联产项目正在打造绿色高效煤化工产业,1000万吨规模级焦化全产业链一体化基地加紧谋划推进,科思一期40万吨、天利丰60万吨液化天然气等项目加速建设,煤炭、煤电、煤化工、新能源、天然气五大能源产业构成了富民强旗的重要支撑。
近年来,鄂托克前旗坚决贯彻自治区五大任务、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“两件大事”和“六个工程”,以及鄂尔多斯市“三个四”目标任务,立足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,全力以赴推动双碳实践先行区、区域合作示范区、乡村振兴样板区、红色文化传承区建设,坚定不移走好以“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”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。